中国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:2024年上半年消费维权新趋势
元描述: 本文分析了2024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投诉情况,涵盖投诉性质、商品和服务类别、投诉热点等方面,并结合典型案例,为消费者提供消费维权建议,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。
引言: 2024年上半年,中国消费者投诉数量持续攀升,反映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,也反映出部分行业存在的问题。本文将深入解析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投诉情况分析,梳理2024年上半年消费维权的新趋势,并结合典型案例,为消费者提供消费维权建议,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,理性消费,明智选择。
2024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概览
2024年上半年,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 782,794件,同比增长27.21%。这表明,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,对自身权益更加重视。投诉解决率达到71.97%,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770万元,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1,3641件,加倍赔偿金额73万元。
投诉热点分析:从手机到互联网服务,消费维权挑战不断
2024年上半年,消费投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,反映了消费领域的新变化和新问题,具体来说,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:
一、移动手机投诉量增幅明显:折叠屏手机售后服务纠纷、翻新机冒充新机销售、手机质量问题突出
移动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,其投诉量在2024年上半年出现了显著增长,同比增长65.54%。其中,质量、售后服务和虚假宣传问题尤为突出。
典型案例:
- 折叠屏手机售后服务纠纷:消费者刘先生购买的折叠屏手机在保修期内出现内屏漏液问题,但商家以手机人为损坏为由拒绝保修,引发纠纷。
- 翻新机冒充新机销售:消费者吕先生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一台苹果手机,却被发现是翻新机,商家拒绝承担“退一赔三”责任。
- 手机质量问题: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有电池鼓包、发热严重、手机卡顿、频繁重启等。
消协意见:
- 经营者对于手机出现质量问题,应在三包有效期内免费为消费者修理,并承担举证责任。
- 消费者应仔细查看手机产品说明书,了解保修条款,并保存好购物凭证。
- 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,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,并仔细检查手机外观和功能,避免购买到翻新机或质量有问题的手机。
二、电信服务不规范经营屡禁不止:宽带业务取消难、套餐升级容易降级难、不当营销、客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
电信服务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业,其不规范经营行为仍然存在,相关消费痛点和难点问题尚未根除。
典型案例:
- 宽带业务取消难:消费者朱女士要求线上办理更便宜的套餐,却被客服以各种理由推诿,最终只能去线下营业厅办理。
- 套餐升级容易降级难:消费者蓝先生要求注销宽带服务,却发现没有成功办理,每个月依旧被扣费。
- 不当营销:运营商推销人员以免费试用为幌子,诱导消费者开通付费业务。
- 客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:部分客服人员在解答消费者咨询时存在隐瞒、敷衍行为。
消协意见:
- 电信服务提供者应规范自身经营行为,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质量,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反馈。
-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了解服务内容、价格、解约条件等信息,并保存好合同和相关凭证。
- 消费者在办理电信业务时,应注意核实相关信息,避免被不当营销误导。
三、会员服务营销有待规范:随意修改会员体系和规则、会员规则复杂、默认开通自动续费且难取消、虚假宣传、第三方代充会员服务风险高
会员服务是各行业经营者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重要手段,但在运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引发了不少消费者投诉。
典型案例:
- 随意修改会员体系和规则:消费者张先生购买的超级会员,经过几次调整后,需要升级购买更贵的会员才能使用原功能。
- 会员规则复杂:消费者难以弄清不同会员之间服务内容差异。
- 默认开通自动续费且难取消:消费者胡先生发现购买的会员服务出现不可使用的情况,经过多次重复登录刷新均提示会员过期,发现卖家已经跑路。
- 虚假宣传:消费者吉先生购买了某公司的VIP会员卡,发现与当时销售人员的宣传严重不符,价格比其他平台更贵,预存费用抵扣额度也与预期不同。
- 第三方代充会员服务风险高:消费者通过第三方平台低价购买会员服务,但后续由于第三方商家“跑路”,服务期限被会员服务提供者强制提前终止。
消协意见:
- 会员服务提供者应提供清晰、透明、简洁的会员服务体系和规则,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。
- 消费者在购买会员服务时,要留意是否默认勾选了开通自动续费选项,及时取消不需要的自动续费选项。
四、共享服务应聚焦提升消费者体验:共享产品归还不畅、共享单车故障问题影响使用安全、扣费纠纷频发
共享单车、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提升了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便利度,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,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。
典型案例:
- 共享产品归还不畅:消费者林女士归还充电宝后一直未收到扣款信息,被迫延长计费时间。
- 共享单车故障问题影响使用安全:消费者苏先生使用共享单车时发现链条损坏无法骑行,被收取调度费。
- 扣费纠纷频发:消费者反映未使用共享产品即被扣费,或在归还共享产品后仍未停止计费等。
消协意见:
- 共享产品服务相关经营者应当加强共享产品的日常维护工作,对存在质量问题、安全风险的产品要及时维修换新,减少故障发生情况,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。
- 经营者应完善消费者投诉沟通渠道,建立良性互动机制,实现企业盈利和消费者便利的共赢。
五、网络购物“缺斤短两”时有发生:商品重量不足、定量包装商品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、网购电视尺寸缩水
网购商品缺斤短两问题不仅可能使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,也影响到相关经营者及平台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口碑。
典型案例:
- 商品重量不足:消费者翁女士在某外卖平台购买了一盒酱板鸭,商品页面描述重量为701g,但实际重量仅为358g。
- 定量包装商品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:消费者许先生购买垃圾袋,商家在商品页面宣传该商品一共有5卷,每卷20只,共100只,但实际每卷只有12只,5卷到手只有60只。
- 网购电视尺寸缩水:消费者李先生在某电商平台购买某品牌55寸液晶电视,收到货后发现只有48寸,且商家客服提供的3C认证中生产厂家与电视包装箱内合格证中生产厂家名称也不一致。
消协意见:
- 消费者尽量选择信誉好的正规商家,避免贪图便宜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。
- 消费者收到商品后,应进行称重、检查、核验,及时发现相关问题。
- 经营者应认真核实所售商品的实际尺寸或重量,准确标注,杜绝误导消费者。
六、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亟需增强:贷款催收行为不规范、网贷公司变相收取高利贷、保险虚假营销屡禁不止
现代社会金融服务已经深刻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,消费者的衣食住行、柴米油盐都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。
典型案例:
- 贷款催收行为不规范:消费者黎先生在某金融公司申请借款,借款后发现其中隐含“会员费”等各类费用,实际利率远高于法定最高利率。
- 网贷公司变相收取高利贷:消费者黎先生申请借款时,账单显示每月还1008.99元,借款后发现首期还款变成1756.99元,客服解释是会员权益费。
- 保险虚假营销:消费者朱先生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“好医保”项目,销售人员宣称0免赔,但消费者就医的医院非公司认可医院,保险公司拒绝理赔。
消协意见:
- 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从源头治理暴力催收、高利贷等问题,提高金融服务质量。
- 消费者在申请贷款或购买保险时,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了解相关费用、利率、保障范围、免赔额等信息,并保存好合同和相关凭证。
七、演唱会相关投诉热度不减:票务平台和消费者权利义务不对等、票务平台销售演出票座位存在视野遮挡却不担责、盲选座位消费者知情权无保障、票务平台随意更改座位票价、退票问题纠纷多发
近年来,演出市场持续火热,相关领域投诉量也一直处于高位。
典型案例:
- 票务平台和消费者权利义务不对等:消费者刘先生购买了某明星演唱会vip门票,到达现场发现座位前方有工作人员站在椅子上拍照,严重遮挡了观演。
- 票务平台销售演出票座位存在视野遮挡却不担责:消费者刘先生现场向工作人员反馈问题,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位置是固定机位需要录像,不能避免。
- 盲选座位消费者知情权无保障:消费者在购票时无法得知具体座位,有消费者反映同样价格先购票的座位比后购票的座位差。
- 票务平台随意更改座位票价:消费者陆先生购买了某明星演唱会门票,出票后发现门票上的座位区域价格实际比购买时选择的价格低。
- 退票问题纠纷多发:消费者反映平台收取退票费过高,同一主办方不同场次演出退票规则不一致等。
消协意见:
- 票务平台应制作清晰的场馆座位图,对存在视野遮挡的座位进行标注,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- 票务平台应加强对退票规则的规范,避免出现同一主办方不同场次演出退票规则不一致的情况。
-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票务平台的购票协议,了解相关条款,并保存好购票凭证。
八、教培服务退费纠纷热度持续:培训机构不按承诺退费、培训机构虚假承诺、培训机构良莠不齐、培训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“培训贷”
教培服务投诉热度不减,其中合同问题与虚假宣传占比较高。
典型案例:
- 培训机构不按承诺退费:消费者潘女士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培训,该机构承诺2年内保证消费者拿到某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,但消费者只拿到毕业证,没有学位证,该机构拒绝退费。
- 培训机构虚假承诺:消费者李女士被某培训机构“招生老师”以包过考前精训等诱导报名,交完钱以后发现该机构只是加一个“班主任”微信和一个卖课件的录播软件,觉得受到严重欺骗,要求退课。
消协意见:
- 培训机构经营者应规范自身经营行为,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杜绝虚假宣传,认真履行合同义务。
-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培训合同,了解相关条款,并保存好合同和相关凭证。
- 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,应注意查看机构的办学资质,了解机构的师资力量、教学质量、收费标准等信息,并谨慎办理“培训贷”。
九、网络游戏停服引发多起投诉:停服后删除消费者数据账号、停服补偿方案不合理、网游协议存在霸王条款
网络游戏停服事件多发,由此引发的消费争议已成为困扰广大消费者的难点问题。
典型案例:
- 停服后删除消费者数据账号:消费者徐女士在某游戏内花费大量金钱兑换游戏币和游戏道具,却因游戏停服而被全部删除,消费者的虚拟财产因此灭失。
- 停服补偿方案不合理:消费者莫女士在游戏内充值消费共计9924元,游戏停服后,游戏运营商只提供该公司旗下其他游戏的虚拟货币礼包进行补偿。
- 网游协议存在霸王条款:游戏运营商在游戏协议中规定有权根据实际情况终止游戏服务,且无需承担责任。
消协意见:
- 网游运营商应采取合理、必要、及时的措施,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对于尚在履行期限内的游戏服务,应给予消费者赔偿或者补偿。
-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游戏协议,了解相关条款,并保存好游戏账号和相关凭证。
消费维权建议:消费者应提高自身维权意识,懂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
面对层出不穷的消费维权挑战,消费者应提高自身维权意识,懂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,理性消费,明智选择。
1. 提高消费维权意识: 消费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,勇于向经营者提出合理诉求。
2. 增强理性消费意识: 消费者应保持冷静,避免冲动消费,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商品和服务。
3. 保存好消费凭证: 消费者应保存好购物凭证、合同、发票、聊天记录等证据,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护自身权益。
4. 积极利用投诉渠道: 消费者可通过向消费者协会、市场监管部门等机构投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5. 关注相关政策法规: 消费者应关注相关政策法规,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,并积极学习消费维权知识。
常见问题解答
Q1: 如何判断网购商品是否“缺斤短两”?
A1: 消费者收到商品后,应及时进行称重、检查、核验,并与商品页面描述进行对比。如果发现商品重量或数量与描述不符,应及时与商家进行沟通。
Q2: 如何避免被会员服务自动续费?
A2: 消费者在购买会员服务时,应留意是否默认勾选了开通自动续费选项,并及时取消不需要的自动续费选项。
Q3: 如何避免被不当营销误导?
A3: 消费者在办理电信业务时,应注意核实相关信息,避免被不当营销误导。
Q4: 如何选择信誉良好的培训机构?
A4: 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,应注意查看机构的办学资质,了解机构的师资力量、教学质量、收费标准等信息。
Q5: 网络游戏停服后,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?
A5: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游戏协议,了解相关条款,并保存好游戏账号和相关凭证。如果游戏停服后,消费者认为运营商的补偿方案不合理,可向消费者协会、市场监管部门等机构投诉。
Q6: 消费者如何避免在演唱会购票中遇到问题?
A6: 消费者在购买演唱会门票时,应选择信誉良好的票务平台,仔细阅读购票协议,了解相关条款,并保存好购票凭证。
结论
2024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情况分析反映出消费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,也反映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。消费者应提高自身维权意识,理性消费,明智选择,并积极利用投诉渠道维护自身权益。相信在相关部门和经营者共同努力下,消费环境将更加规范,消费者权益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。